6月9日至1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这也是继2012年的北京峰会之后,时隔六年上合组织再次回到了中国。“在经贸合作方面,上合组织也形成了一些机制,比如在运输便利化方面。总的来看,经贸相对安全还是薄弱一点,未来在这些在经贸方面合作的空间较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目前呼声比较高的是上合自贸区。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因素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成为全球化的新的推动力,同时可以通过上合组织平台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等。
此外,可以推进上合组织银行,像亚投行、金砖银行等。目前,上合组织在投融资方面还没有一个合作机制,其实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方面等,有很多项目有巨大的融资需求,空间很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梅冠群在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时表示。
“上合组织是中国提出的一个方案,是国际政治规则上的一个创新,历来是中国外交非常重要的方面。今年中国有四大主场外交,上合峰会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尤其是在国际形势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因素抬头的背景下,召开这个峰会意义重大,非常不一般,”梅冠群表示。
为何这次上合峰会意义不一般?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在黄浦江畔宣告诞生,这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被写入成立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继2012年的北京峰会之后,时隔六年上合组织再次回到了中国。此次峰会是上合组织的第十八次峰会,青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上合组织峰会的中国城市。同时,青岛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
“上合组织是中国提出的一个方案,是国际政治规则上的一个创新,历来是中国外交非常重要的方面。今年中国有四大主场外交,上合峰会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尤其是在国际形势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因素抬头的背景下,召开这个峰会意义重大,非常不一般,”梅冠群表示。
那么,这次上合峰会有哪些看点?梅冠群认为,从内容上,这次会有两个比较大的主题,一个是安全的主题,上合成立之初就是未来解决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跨境犯罪等问题。此外还有经济方面的问题,上合组织逐渐推出多边合作的经济功能,未来在投资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合作,形成一些共同的宣言或者协定。未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多边经贸合作方面也会形成一些共识。
“一带一路”和上海合作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各成员国将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怎样的新共识,是本次青岛峰会的一大看点。分析认为,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投融资平台,可以同时为二者提供支持。
梅冠群认为,上合组织可以是落实“一带一路”很好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强化经济功能,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落地,形成一些机制。各个组织的关系不是交叉的关系,更多是互补的关系。“上合组织2010年成立至今,运行多年,机制比较成熟,各个国家关系较好,这是一个优势。此外,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安全问题上协商能力比较强。国家政治互信度比较高,分歧较少。这是上合组织的优势”
如何推进成员国合作?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先后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文件,其中主要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实施措施计划》、《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2017—2021年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等文件,明确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成员国还在海关、交通运输、金融合作、电子商务、农业等领域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中、俄、哈、乌、吉、塔)GDP总额约为12.63万亿美元,比2001年的1.67万亿美元增长了7.56倍。《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8)》提到,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贸易总额为4.90万亿美元,2001年这一数字则为6720亿美元,增加了7.2倍。其中,中、俄、哈、乌、吉、塔六国的贸易额分别比2001年增长8.2倍、3.73倍、3.7倍、4.5倍、5.9倍、2.6倍。印、巴加入后,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贸易总额则达到5.719万亿美元, 区域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经贸合作方面,上合组织也形成了一些机制,比如在运输便利化方面。总的来看,经贸相对安全还是薄弱一点,未来在这些在经贸方面合作的空间较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目前呼声比较高的是上合自贸区。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因素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成为全球化的新的推动力,同时可以通过上合组织平台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等。此外,可以推进上合组织银行,像亚投行、金砖银行等。目前,上合组织在投融资方面还没有一个合作机制,其实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方面等,有很多项目有巨大的融资需求,空间很大,”梅冠群表示。
梅冠群还提到,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上合组织国家合作共赢较大。他分析道,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基本上是互补的,印度去年加入成为成员国,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消费市场比较大,中国制造能比较强,印度的服务业比较强,印度制造能力也正在提高,俄罗斯中亚国家能源比较丰富,互补性比较强,所以,通过产能合作、产业转型相互合作发展的空间比较大。
梅冠群认为,推进上合自贸区,在关税、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便利化会有一些政策。“比如中国和东盟自贸区从1.0版走向2.0版,我认为上合自贸区可能也会经历这个过程,最开始可能从关税、配额、贸易壁垒等方面开始做,逐渐再推进投资便利化,再推进资金往来便利化,人员流动便利化,逐渐形成一个自贸区。现在上合组织中,包括俄罗斯和欧亚联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关税同盟,中国和巴基斯坦也有自贸区,所以未来可以把这些机制整合对接一下,汲取共同的标准,形成一套新的规则,建立一个比较大的自贸区体系。
而对于上合银行,梅冠群认为,现在还处于一个倡议构想阶段,已经成立的亚投行和金砖银行主要聚焦在基础设施这部分合作。如何成立上合组织银行,各个成员国出资方式成立上合银行来解决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互联互通的产业转移、产能合作提供一些融资需求。它的运行标准可以参照亚投行,因为亚投行现在运作比较成熟,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非常高,可以参考采用国际化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来运作。
扩员后,经贸合作有何期待?
去年6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了上合大家庭,这也是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自2005年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成为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青岛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扩员后,外界比较关注成员国在经济合作方面将如何开启合作通道?尤其是中印两大经济体,在经济合作上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梅冠群分析道,从外交关系来说,中国跟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现在投资了大概800多亿美元,可能很快进入一个收获期,发展空间比较大。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比较好,特别在能源贸易方面合作规模比较大。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能源贸易方面发展也比较好,比如天然气、油气管道都已经建成了,经济贸易合作比较不错。“总的来说,中国和印度市场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中国和印度两个经济体规模都比较大,人口都比较多,但之前可能有一些政治互信问题,发展合作还不是很充分,不过潜力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很多分析往往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发展潜力等进行对比。最新的数据显示,印度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大幅高于上一季度修订后的7%,也是近两年来的最快增速。这意味着,印度连续两个季度坐稳全球最快增长大型经济体的宝座。今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为6.8%。
“印度和中国比较优势有一些相似点,人口较多,劳动力相对低廉,但是总的来说,印度相对中国的发展阶段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现在可能还构不成竞争,合作空间更大。我们此前调研发现,印度制造业、基础设施方面跟中国差距还比较大。中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印度在90年代初才正式推进改革开放,相对于中国,印度在改革开放推进时期就落后了十年。中国早十年就从发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印度就相对滞后一点了。印度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可能至少落后十年左右,十到二十年的差距。”
梅冠群补充道,中国的制造业比较强,世界工厂,印度在服务外包方面比较突出。从产业转移角度来看,全国经历了几次产业转移,最早从欧洲转移到北美,在从北美转移到日本,之后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此后又转移到中国,未来主要方向还是向南亚和非洲转移,印度承接了中国的部分产业转移。
梅冠群强调,“中国的优势在于密集型转向高质量密集型,高附加值向全球化攀升的阶段。中国未来要突出质量的优势,尤其是技术创新、只是产权的优势。中国以后的竞争对手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竞争全球化高端产业链,不是和落后国家争夺低端产业。”